体与用的观点不但在术数,乃至贯穿整个中国思想发展。 崔憬《周易探元》云:天地万物皆有形质,形质之中有体有用,体为形质,用即形质上妙用,动物形体为体,灵识为用。王夫之将实有之物为体,实有物的功能作用为用。 邵雍《观物篇》云:体无定用,惟变是用。用无定体,惟化是体。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。然则天亦物也,圣亦人也。 实际如上这些对体用的论述,看似朗朗上口。然则有述在而无解,让人隔靴搔痒。 王弼贵‘无’,‘有’赖‘无’以为用,‘无’的用表现为本体,离‘无’即无所谓‘有’,‘有’对‘无’而言,是其表现,而且只有在‘有’中,‘无’的功用才能显示,这也是道之先天后天不能偏倚之理。 简论,如‘人’的‘运动’,‘人’为体,‘肢体运动’为用,如果没有‘人’,那么‘肢体运动’不存在;同样,只有‘肢体运动’才是人活着的表现。 如‘饭’的用,体现在‘吃’上,人要是不用‘吃’了,那么饭的存在概念也就没有了。 一支笔,在动物眼中与木棍无二,不知笔之用也。在一个杀人犯手中,可以做凶器!所以“体无定用,惟变是用。用无定体,惟化是体。” 本人才疏学浅,懒闲无事,小论乱弹几句,以博人一哂。 版权声明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 http://www.fengdao.ren)。 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 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 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