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六爻的接触起初来源于同学的推荐,抱着感兴趣的态度,也抱着人无我有的不求人心态试了一下,没想到学习下来,感触颇多。 大道至简。六爻凭三分理七分用,依干支五行,四时生克制化,五星潜化于六亲人事中,广博精深,无所不包……,在大多数人眼中,六爻或高深莫测,或神秘难见。但接触下来,六爻离生活很近,日月轮回,四季交替,世间有千千万万的人,构成了彼此存在各种关系。也许你知道蝴蝶效应,那么六爻就是探讨蝴蝶翅膀与风暴的关系。 修养身性。学生时代,曾为了分数而一夜担心,大学期间,为了挂科而难以入眠,也为了考研择校而体不安席,食不甘味;去年实习,曾为了工作而辗转反侧,我们的人生似乎就是在翻越一道道障碍,最强的对手就是你自己。楞严经有言: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,一旦你战胜了自己,如同跳出三界外、不在五行中,学六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的一个过程。 偶有一得。读研期间,一位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在他眼里,我们这代人急功近利,付出什么必须有所回报,可是,世间万物哪会事事如你所愿,古语有言: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,道理亦然。六爻包含的东西非常多,如果贪全,或者既想学习这个,又想学习那个,那么最终将一事无成,放松你的心态,抓住一条主线,毕竟,搏二兔不得一兔。 人是为天地补缺的。与西方文化强调的“个人主义”不同,东方文化更加推崇“集体主义”,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我们讲的大善与小善,在六爻看来,大善是一种精神,我们为国家、民族,何为小善?小善就是在做大事的同时成就个人,就是我们讲的让万物得其所欲。 其实人的所有力量都来源于自己的意念,你心里一动,外围一切都在动。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,先成就别人,后成就自己,体现的是敢于担当,有胸怀,有意志力。 当然,六爻虽好,但奉劝以下人员不要报: 1.持怀疑论者不用报。小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想其父母求助,那么一个国家遇到难解的事情时,又会向谁求助呢?一定是向其历史求助。《易经》被列为大道之源,儒家十三经之首,被看成是中华文化的起源。我们有很多的俗语和词句都来源于《易经》。它把宇宙讲清楚了,任何东西都是阴阳。所有的万世万物都是在阴阳中互动,动与不动,变与不变,都在不断地产生。老祖宗流传的东西,你抱着怀疑的态度,那么一定得到的是一个怀疑的结果。 2.急于求成者不用报。实际上不管是佛学、道学还是其他宗教,讲的事都是一致的,都包含了很大的胸怀和格局。如上文言,《易经》讲理、相、数,首先要把理讲清楚,这个理就是自然规律,就是本体的理。所有东西都是相在发生变化,这个相随着数发生变化,这与佛教讲的体相用是一样的,变化的都是在阴阳之中,在变与不变之中。而这些东西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,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 3.迷信者不用报。世事万物,无处不道,隐于山林为道,彰于庙堂亦为道,只要其心至纯,不作违心之论,不发妄悖之言,又何必执念,立身于何处。推荐我学习六爻的同学曾对我讲过:只要你的心是善的,走正路,那么所有的外邪都伤害不了你。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: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。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待人处事,如果一味相信宿命,那么不用学习六爻。 4.想走外门邪道者不用报。世界上有千万条路,实际就是一正一邪。只要走了邪路,也可能短期让你成功, 但是结局一定是失败。 只要走的是正道, 哪怕困难重重, 最后都是成功的。本科校训有知行合一四字,自认为这四个字讲的是思想和行动的问题。你没有这种思想、想法和意识,解决不了意识的问题,人都有七情六欲,要言行一致,能为你的价值服务,你就符合道了,就占领了道义的制高点,生命力就会顽强,这就是你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。如果你是为个人服务的,你肯定走不远。 廖谦
版权声明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 http://www.fengdao.ren)。 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。 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 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