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丹道医学源流考

[复制链接]
fengdaoren 发表于 2022-7-30 16:01:01|来自:中国辽宁大连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辽宁大连
峨眉丹道医学源流考



转者按:峨眉丹道医学是中医现存流派中,师承源流较为清晰且传承有序的一个流派,我有幸稍有接触,介绍个大家供参考。

01

【 释名】



    “峨眉医学” 是“峨眉丹道医学” 的简说。按照传承法本所载:丹医释名,丹者一也, 归一为本, 以纯阳为用, 修持内景功夫, 内炼气脉, 以结内丹者,不离大道大法, 故曰丹道医家。简而言之就是: 行内丹以明经脉气化, 合外丹以备丹药本草。内外相得是谓丹道医学。
      峨眉丹道医学始于南宋末年的白云祖师。祖师原是南宋时期的将军, 因为厌倦杀伐征战, 成为茅山上清派道士, 据传他朝圣至四川峨眉山, 由道入释, 集道家(丹道、 医、 正一、 全真)、 佛家(显宗、 密宗)、 武功的精华於一炉, 寓四大丹、八十一小丹、 丹医针灸、 天罡指穴法、 十二庄、 六大专修、 天文地理、 术数、 太极、 食饵, 融参禅道、 医疗、 技击、 养生为一体, 后世称峨眉丹道医学, 这是一座古代传统文化的宝库。


2

【 源流】

      峨眉丹道医学, 传至今日, 已历八百余年, 一代代密传, 法统理论非常纯真。
      丹医之源起, 盖宗门辅助修真乃有之, 南朝· 梁· 陶弘景《辅行诀》 中云「 凡学道辈, 欲求永年, 先须祛疾, 或有夙痼, 或患时恙, 一依五脏补泻法例, 服药数剂, 必使脏( 气) 平和, 方可进修内视之道」。丹道医学, 历经贤达集腋成裘,口授耳传, 终成元珠。峨眉丹道医学更好的保存了中医的传统“六艺” 特别是更注重导引按礄的使用, 针法上也独特的传承。丹医, 内证内丹, 峨嵋的内丹不是“升铅降贡” 的内丹, 而是存思观想的内丹, 用自身阴阳所成就的“清静丹法”,另外还有用虚空阴阳以成就的“虚无丹法”, 用彼身阴阳以成就的“龙虎丹法”。无论哪种, 内照反观明见体内的脏腑光色, 气脉的流转, 都称之为内丹丹法。外丹属于纯阳, 不离大道大法, 是外丹, 依照经典《周易参同契》。
     如何说是丹医呢?峨眉丹道医学是这么定义的:“内修丹景, 以明经脉气化,外炼丹药, 以助祛病延年, 具有各种法门者谓之丹道医家”。我们除了有《内经》作为经典之外, 还有《医宗原宗经》,《经络里支内照图》 等秘传。丹道医学认为的是阴阳不二非一, 阴阳鱼之间没有那条线的, 是一个立体的球形。丹医和道医的差别, 我们是这么认为的, “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, 一静化四镜, 静静希归定。” 符合上古中医的标准。僦贷季相传是岐伯的老师, 岐伯给黄帝讲《素问· 灵枢》, 从年代来看, 丹医的传承内容早于道医的产生, 道医是道教诞生以后才有的概念。阴阳五行诸子百家都采用, 源于中国道家概念的, 而道家的思想起源就很早了, 是中华文明的源头。正如丹医的定义所说, 称之为丹医的分类, 我们是从技术层面来论的。道医的分类应该是从宗教归属上来谈的。如果按照这样, 还有佛医、 阴阳医、 武医、 纵横医、 法医等等, 那么诸子百家是不是皆可成医学?
     丹医的称谓在历史传承上屡见于历史典籍, 道医的说法近代才日渐剥离并独立出来, 其实核心理论思想和中医学传统上并无太大的差别。举个例子说, 中医学的苗窍学说医家都知道, 但丹医有隐遁语, 如肺也开窍于耳, 三焦有实体脏器, 这为一般医家不知道, 更遑论应用于临床了。远离岐伯黄帝时代的上古时代之后,后世医家如张仲景、 巢元方、 陶弘景、 孙思邈、 许叔微、 王肯堂、 徐灵胎、 傅青主、 陈士铎到近代的张锡纯、 张觉人、 费伯雄、 丁甘仁(孟河医派) 等都是丹医学世传部分的代表性医家, 他们著作中大量的隐藏着丹医思想和方法的内容, 对于还原中医学本质理论, 提高临床疗效, 都值得后世医家去认真研究。
     丹道医学, 更是“以医显道” 之妙用。依照道、 理、 法、 术、 器的次第, 一般的中医注重方药, 偏方、 秘方属于器层。稍有追求的中医关注医术的提高属于术层。有学术体系有传承的中医关注理法圆融。世传最高水平的中医关注阴阳五行顺逆生克之道, 这些根本原则。而峨眉医学提出了对于阴阳五行的观点是“阴阳齐弗立, 色空两不倚” 脱离了纯有形的物化层, 在哲学见地上高屋建瓴。这是受空有不二, 色空不对立的思想而产生的传统医学。中医的整体观从古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变化, 原本是基于经络气化論的抽象性内容, 非修持有道不能体验到经络和阴阳气化的运行之妙, 只能照本宣科, 后学于是随着时代的变迁, 逐渐将脏腑概念变为主要的整体观辨证, 这更更易于为一般学医者和王朝统治阶级的理解。
     然而, 这么一变, 气化经络的重要性降低了, 对疾病的认知停留在相对浅显的层面, 又加上理学形而上学思想的泛滥, 五德始终, 阴阳空运, 医家往往于理论上自说自话而不能切实指导临床处方用药了。理、 法、 方、 药的一体性被破坏了,我在中医药大学学医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, 病因病机辨证觉得差不多一写就行, 但用药要凭经验, 这样一来, 等于把中医从完备的思想体系指导下的独特的医学(同时也是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) 变成了全世界各民族都有过并且依旧在民间广泛存在的“经验医学” 了, 这无异于是一大损失。
     宋以后, 儒、 释、 道三教合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主流, 峨眉丹道医学正是在这样背景下的产物。峨眉丹道医学, 外示人以禅定修证功夫, 实则是道家自古以来有的“存思炼气” 之法, 即使是佛教的《六妙法门》, 也是从道释融合而来的。峨眉丹道医学, 以道家《黄庭经》 为宗,“理色脉而通神明”, 内证丹道内景功夫以修真证道, 外摄金石本草医方以济世度人, 不但有着完整的修学次第, 还是具备充分实践的、科学的、传统医学体系。峨眉丹道医学源自于茅山上清派的道家思想体系, 一直有自身的特色, 不是简单等同于道教, 特别是有别于后来的天师符录派, 他是在总结先秦各方士神仙修炼的基础上产生的, 古三洞经法的传承者, 重视的是炼气存神, 讲求的是存神、 服气、 叩齿、 咽精的修炼方法。茅山上清派源于西汉的三茅真君, 以晋代魏华存为祖师, 一直到第九代的陶弘景, 这是一个著名的道家医家兼修的学者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, 到孙思邈,他也是茅山上清派的体系中演化出来的, 可见于《千金方》, 从丹医的角度去研究, 会有更大的启发。同时灵宝葛洪一派受茅山上清派的影响很大, 共同的特点都是贬斥房中邪术, 这都是清修功夫的代表, 斋戒求道是根本。丹医承传自道家,其理论、 修学注重精英小众, 不求广传, 源远流长, 后世有分支, 不绝如缕存在中医学的历史中了。

3

【传承】

     在峨眉丹道医学体系中,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丹道家古代文献的一些原始面貌,其医学思想以唐宋以前的“古典中医时代”(峨眉第十三代传人廖厚泽先生语)为核心, 迥异于明清迄今的后世中医学。其处方用药, 既非“经方” 又非“时方”,而是基于阴阳六经辨证体系, 病因病机辨病论治的“丹医” 思路, 具有理、 法、方、 药齐备, 辨证精准, 立竿见影之效。


     峨眉丹道医学十二代传人, 潜川公精通道释经典, 修学艰苦, 他曾在峨眉山寒冷的金顶读经修行数年, 精通英、 德语, 兼习梵文、 拉丁文、 藏文, 医学、 养生之法, 所知广博, 著述甚多, 有《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》、《峨眉十二庄释密》、《峨眉天罡指穴法》, 又有《丹医语录》、《丹道概要》、《养生学讲义》、《分经候脉法》 等讲学手稿于弟子处, 乃使后学不至有遗珠之憾。遗憾的是, 因受**牵连, 潜公wg时期蒙难, 狱中往生, 诸多心愿未能完成, 其所传后世弟子, 虽于峨眉的学问虽各有所成, 皆俱不能和潜公的修学相提并论。

     今天峨眉丹道医学体系逐渐重见天日, 要感谢历代祖师的传承和护佑, 潜公的无私传承让峨眉丹道医学为世人所知, 却也为他带来祸患, 然而大道之行, 不绝如缕, 历经峥嵘岁月, 几代人的磨难和努力才有今天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。岁月磨难, 历炼真金, 对人对事都是如此, 能传承至今, 殊为不易!我们以峨眉医学学术和传承教育为本, 为中医药传承尽力, 融会贯通, 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,

     这才只是开始, 还有很多具体工作等着我们努力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修身者,智之符也;爱施者,仁之端也;取予者,义之表也;耻辱者,勇之决也;立名者,行之极也.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暂无回复,精彩从你开始!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